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典型经验 > 典型经验
生态脱贫 点绿成金【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6-10-14 16:54:00 点击次数:1964 】 

——决战贫困看和顺


走进贫困县

山路绵长,沟壑纵横,初夏时节,记着奔波在地处太行之巅的和顺,惊叹于这里草木繁盛山川秀美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在大山深处农民的艰辛。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让和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走不出“基础条件差、县穷民不富”的泥淖。是继续靠天吃饭在贫困的路上等待,还是创新机制依托生态优势发展自己?几天的采访中,在农家稍显杂乱的小院,在新建的养牛园区,在高标准的食用菌大棚,在树木葱茏的山沟……我们试图去触摸和顺在脱贫攻坚路上奋力跳动的脉搏,去感受生活在这方有着牛郎织女美丽传说的土地上的人们对未来的渴盼。

特色产业稳定农民增收

和顺县城向东不远,山脚下就是义兴镇下虎峪村。当时的画面是,“七八头牛散步,两三点雨山前”,满眼绿色沁人心脾。但是,美好的景致转眼就被沟边农户家一堆黄里泛白的玉米棒子打破了。这是67岁的王凤莲老人去年收的玉米,还没卖出去。问及原因,“去年秋天雨水多,山里天气凉,玉米没长成”。更让老人闹心的是,从去年开始,有木工手艺的小儿子在外揽不到活,今年回老家想靠养牛赚钱。好不容易找了块地准备盖牛舍,谁知人工费比材料还贵,不得已只能自己学着干。

而对于横岭镇石拐村的郝秀魁来说,这些年的日子好了很多。他所在村子人少地多,以前只是种些玉米和谷子等。自从村里发展养牛业后,现在村民基本上都在养牛。说起养牛,郝秀魁喜形于色:“在家现在有6头牛,10来亩地。三月十九牛上了后山后,我就到地里干活。等秋天牛从山里回来,玉米也收好了。冬天好好贴喂,多生几个牛犊子,一年收入几万块没问题。”

由于坡大草好,养牛在和顺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三亩地、两头牛”的经营模式,一直难有大的发展。几年来,县里把规模养牛作为农民脱贫的第一产业,启动实施了“十企百区千户”现代养牛工程,从2010年开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养牛业,光片区开发肉牛项目,和顺就有55个贫困村新建了近5万平方米牛舍,入园养殖的肉牛达到了1万余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在翟家庄养牛园区,村委会主任宋军红告诉记者,2013年建成的翟家庄养牛园区目前存栏1500多头,村里家家养牛,最多人家有70多头牛。他算了一笔账,一头牛按5000元算,一年出售三四百头,年收入至少150万元。目前和顺母牛繁育和肉牛育肥已经形成了气候,产业级次明显提升,品牌效益开始显现,凭“和顺肉牛”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名片,和顺成了省级供港肉牛基地,天禾牧业负责人说,他们每年有近2000头活牛送往香港。

转换思路。曾经让传统农作物玉米、谷子等丰收困难的寒凉气候,现在成了双孢菇生长的优良环境,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风生水起。闫永江是晋中碧海食用菌交易市场的技术员,他算得上和顺第一代种菇人,“2014年赔了,2015年没赚钱,今年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市场应该会好。”眼下,借助扶贫项目,和顺种、养、加等农业特色产业比肩起飞,小杂粮、中药材、核桃、蔬菜、鸡禽、肉兔等一大批特色示范项目带动贫困户实现了增收。


上一条: 横岭镇百日夏季攻坚行动之镇村同心同力 力创双孢菇产业新局面【返回列表】